理性行動論與計畫行為論:健康社會行為學觀點

何謂「理性行動論」、「計畫行為論」?

前言

態度,通常被視為影響個人行為之因素,而擁有理性態度的人,也被認為具有更好的能力來控制行為,因此其表現的態度也應與行為一致,也就是所謂表裡如一的印象,而其中理性行動論(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)與計畫行為論(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)嘗試以行為科學方法來量化此路徑。
在行為之中,非為自願與非自願,而理性行動論是針對自願性的行為而發展,而後來學者在架構之中加入自覺行為控制(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)概念,而延伸成計畫行為論。

理性行動論與計畫行為論之架構

參考自<健康行為與健康教育> 李蘭 等著
參考自健康行為與健康科學,李蘭 等著


(一)行為信念(behavioral beliefs)與行為結果評價(evaluations of behavioral outcomes)

行為信念係指個體在主觀上,認為某項特定行為可能導致某種結果的機率。以子宮頸抹片為例,可詢問受試者:「你認為子宮頸抹片可以提早發現病徵嗎?」,用非常可能至非常不可能,分為七個尺度測量

行為結果評價係指個體在執行某項行為後,可能造成的某種結果,並對其評價「好」或「壞」;「嚴重」或「不嚴重」,也就是對行為結果進行主觀上判斷,也以七個尺度測量。

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個體並未接受某項特定行為,僅以主觀判斷。

(二)行為態度(attiudes toward behavior)

行為態度係指個體對於某特定行為,從自身觀點衡量時,會給予該行為正面或負面的評價,例如詢問受試者:「你認為進行子宮頸抹片可以預防癌變發生嗎?」,當個體對該行為評價越正向,則可預測此人對該行為的態度越正向。

(三)規範信念(normative beliefs)與遵從動機(motivation to comply)

規範信念係指個體自覺重要他人對個體自身執行某特定行為的期待,例如家人、老師、醫生等重要他人,對個體採取行為的期待,並以問卷的七個尺度測量。

遵從動機意指願意接受重要他人對行為之態度的程度,例如:「家人對某行為的態度,你接受嗎?」問題以量表型式,且採用七個尺度測量。

(四)主觀規範(subjective norm)

主觀規範係指在社會環境下,在面對某特定行為可能會受社會本身的約束與影響,也就是說在社會壓力之下,會對行為有所改變。

(五)控制信念(control beliefs)與自覺能力(perceived power)

控制信念即執行某項特定行為時,可能遭遇到的有利因素或阻礙因素,而個體自覺發生的可能程度。
自覺能力即在面對這些有利因素或阻礙因素時,自覺能順利執行某行為的能力。

(六)自覺控制(perceived control)

自覺控制即個體自覺有能力執行某特定行為的能力,也就是說自身是否能掌握執行行為的能力,與前面自覺能力不同,自覺控制為衡量個體的自願與非自願程度。

(七)行為意象(behavioral intention)

行為意象是指個體準備某特定行為的可能性,也就是動機或意願的強度,是個體決定是否採取行為的最關鍵因素,就行為意象本身,其包含前述「行為態度」、「主觀規範」與「自覺控制」(見上圖)。

(八)行為(behavior)

行為即在特定環境下,個體表現出來的外顯動作或可被觀察到的反應,就上述路徑而言,只有當「自覺控制」足夠強烈之時,「行為意象」才會導致行為出現,也就是說個體對行為的態度只是引導行為的動機,而自身能完全掌握執行行為的程度,或稱能自願執行的程度,才是最重要因子。

結語

以「態度」為介入目標一直是被質疑的,主要是因態度本身對行為的影響力是否如此強烈。而透過理性行動論與計畫行為論可以驗證態度對行為的影響,因此,在健康促進的反思與分析,都可能有助於理論的成熟與發展,更能帶來更多貢獻。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