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信念模式 : 信念如何影響健康?

 健康信念模式(Health Belief Model)

前言

健康信念模式(HBM),從個人層面來解析行為的影響因子,此模式相信個體對於健康的信念將影響其預防疾病行為、利用醫療照護行為、遵醫囑行為等,因此從健康信念來測量,可以找出在衛生教育時可著重的重點,從而促進民眾健康。

健康信念之概念

健康信念模式加入自我效能之架構圖
參考自 健康行為與健康教育 李蘭 等著

健康信念包含三個面向,包括自覺罹患性、自覺嚴重度、自覺行動利益與障礙,另外在最新的理論架構之中加入自我效能,以更加明確的測量,以下說明之。

(一)自覺罹患性

自覺罹患性即測量個人自覺罹患疾病的「可能性」或「危險性」,例如個人覺得自己「得到新冠肺炎(COVID-19)的可能性」。

(二)自覺嚴重度

自覺嚴重度係指個人自覺罹患某疾病或不接受治療之後的嚴重程度,通常以「醫療後果」以及「社會後果」兩方面測量,前者為痛苦、殘障或死亡,後者為工作、家庭之影響,例如詢問受試者「假設你得到新冠肺炎(COVID-19),你覺得嚴重嗎?」。

(三)自覺行動利益與自覺行動障礙

自覺行動利益,也就是個人認為採取行為所能得到的好處,例如運動可以減肥、戒菸可以省錢。

自覺行動障礙,顧名思義即為個人自覺採取行動可能遭遇的障礙或困難,例如侵入式檢查可能的疼痛、沒時間去就醫等。

(四)自我效能

自我效能係指個人自覺能達成某特定行為之可能,也就是認為自己能達成特定行為的能力,比如說自覺自己可以維持一個月不熬夜的生活作息的可能性。

(五)行動線索

行動線索可視為一個人啟動行為的「板機」,比如說看見路上行人的一個噴嚏、一張海報、一個叮嚀,都可能是開啟行動的線索,比如說健康檢查前,一張通知書、電話提醒、親友經驗、看板宣傳,都可能是民眾前往健康檢查的重要線索。

結語

健康信念模式適合用於單次事件或行動決策過程單純之事件,在針對特定疾病或健康問題時,比較容易測量到疾病的威脅感,但如果是複雜疾病或不容易改變之行為,比如抽菸者戒菸,就需要多重策略,因此健康信念模式適用性較低。

健康信念模式係個人層次的行為理論,以「行為由個人自主決定」為前提出發,也為健康教育介入提供規畫依據。


留言